MENU

生殖百科

BLOG

2008-01-12 #不孕症 #曾啟瑞

慣性流產 - 迎接下一代期待

【中時電子報 】 邱俊吉╱台北報導

 

流產,會傷透父母的心,若是習慣性流產,那更是傷心欲絕,國內醫界已發展出新療法,讓某些習慣性流產的媽媽順利產子,其中1名流產5次的女子,便透過此療法,在上個月生下雙胞胎,圓了多年夢想,也為許多習慣性流產夫妻,帶來重生希望。

習慣性流產有多種原因,其中1個原因是夫妻彼此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太過相近,而在以往,醫師對這種原因的習慣性流產,幾乎是束手無策,只能在懷孕前,就把先生的白血球打入太太體內,讓太太早一步「適應」先生的HLA,但成效有限。

北醫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曾啟瑞表示,HLA照理人人各異,只有雙胞胎才會完全相同,但某些民眾也許「500年前是一家」,血緣較相近,若聯姻,HLA也許會有幾個相同,而這就有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產了。

曾啟瑞說,對於產婦而言,懷孕就是一種「異物入侵」,所以照理會產生排斥,但醫界推論,懷孕時母體自動產生的「阻斷性抗體」,及胎盤大量產生的黃體素,也許都有抑制排斥的作用,讓母親能好好生孩子。

不過,夫妻的HLA若太相近,母體反而難以「警覺」,以致於阻斷性抗體、黃體素分泌不足,寶寶也因此活不下去,造成反覆流產。

也因此,曾啟瑞便試圖在懷孕初期,給習慣性流產的媽媽施打黃體素,每周打1次,打到胎盤比較成熟時、通常是懷孕12至16周才停止施打,發現效果絕佳。

曾啟瑞指出,1名流產8次的母親和先生的HLA有4個一樣,透過施打黃體素的治療,已在91年一舉得男,體重3200公克,相當健康;另1名5度流產的媽媽,也有4個HLA和先生相同,經此治療後,已在今年9月生下1男1女雙胞胎,體重分別為2800、2400公克。

而這2名為流產多次悲痛的婦女,以往懷孕才5、6周,就和寶寶說再見,而接受此治療時,在超音波檢查中得見寶寶身影,便已感動落淚,後來得子,對生命更是充滿喜悅。

如今,還有2名習慣性流產的媽媽,正在為腹中的寶寶努力,曾啟瑞說,這2人均已流產3次,且2人很巧合的,都和自己的先生有6個HLA一樣,所以也接受這種治療,目前1人的寶寶已7個月大,另1人也懷孕12周、能看到寶寶了,她們對迎接下一代滿心期待

曾啟瑞 Chii-Ruey Tzeng, MD., 試管嬰兒之父.

曾啟瑞 醫師

Chii-Ruey Tzeng,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醫療新知類別: # 醫學新知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