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殖百科

BLOG

2008-01-13 #曾啟瑞

台灣首例試管兒23歲了 - 曾啟瑞憶當年

台灣首例試管兒 今年23歲

 

人類第一個試管嬰兒露意絲‧布朗去年1月13日自然產子,今天已滿週年,再創醫學紀錄!

 

台灣目前則還沒有試管嬰兒產下下一代,但醫師認為,絕大多數的試管嬰兒孕育下一代並不是問題。台灣首例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例試管嬰兒張同學,1985年4月誕生,今年剛滿23歲,就讀大四,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不孕症醫師曾啟瑞,20多年前在台北榮總參與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過程,曾啟瑞說,台灣第二位試管寶寶是女生,正在國外求學(見圖)。台灣每7到10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在北醫向他求診的女性病人中,40%超過40歲,台灣成功率約三成五;如果超過40歲,成功率可能降到兩成。至於老化的卵子可能「振衰起敝」嗎?曾啟瑞近年進行「自體顆粒細胞粒線體轉殖技術(MIT)」,替高齡婦女已老化的卵子「換新電池」,曾啟瑞解釋,粒線體就像細胞裡的「發電電池」,經過數十年不用,粒線體內的DNA也會增加突變的機率,使電池逐漸沒電,MIT是選擇病人較年輕卵子的顆粒細胞,萃取其中粒線體,置入到較老的卵子裡,可使高齡不孕婦女成功懷孕。

曾啟瑞 Chii-Ruey Tzeng, MD., 試管嬰兒之父.

曾啟瑞 醫師

Chii-Ruey Tzeng,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醫療新知類別: # 醫學新知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