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殖百科

BLOG

2008-01-18 #醫療新知 #曾啟瑞

胚胎孵化基因圖譜

胚胎孵化基因圖譜
台北醫界新發現 為不孕基因治療開啓一扇窗

 

●生殖科技並非萬能,人類試管嬰兒成必v尚停留在3成左右的「極限」。為突破現況,生殖醫學界嘗試解開胚胎孵化之謎,台北醫界從老鼠受精卵中找到85個與胚胎孵化有關的基因,為人類的不孕症基因治療開啓一扇窗。

為瞭解開胚胎孵化之謎,生殖醫學界已邁向基因研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曾啓瑞與台大醫學院基因體醫學中心研究團隊合作,以基因芯片為工具,研究老鼠胚胎孵化過程的基因表現,從6144個cDNA基因芯片中發現了1193個基因與囊胚形成有關,最重要的是,其中85個與孵化有關。

曾啓瑞表示,85個孵化基因各有其弁遄A扮演不同的生理角色,大致可分成細胞黏著及移動因子,細胞分化及生長因子,免疫反應相關因子,細胞外間質、支架及金屬蛋白 、已表現的基因片段5大類,如E-Cad為黏著因子、NCAM為神經發展因子、IL-4R為白血球間數因子等;這些基因的發現,可以更清楚瞭解胚胎準備著床的機轉、孵化過程中那些基因被活化、那些被抑制等,對不孕症研究有重大意義。

雖然胚胎孵化之基因圖譜的呈現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但曾啓瑞說,已為不孕症的基因治療鋪路;舉例而言,未來應用在人類不孕症治療時,若經由基因芯片檢測發現某胚胎的黏著因子缺乏,可以試著在培養基中放入欠缺的基因蛋白,提升著床有效率。

這項研究從全球 600 篇論文中脫穎而出,獲選為本屆歐洲人類生殖醫學暨胚胎學年會的最佳牆報論文獎,與會者一致認為,此發現對將來相關的研究有重要貢獻;日本廣島的一所生殖實驗室更有意與北醫合作,提供上百個同意放棄的胚胎,跨入人類胚胎孵化基因作用的研究。

(楊美珍)

曾啟瑞 Chii-Ruey Tzeng, MD., 試管嬰兒之父.

曾啟瑞 醫師

Chii-Ruey Tzeng,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醫療新知類別: # 醫學新知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