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殖百科

BLOG

2010-03-13 #不孕症 #不孕不育 #女性不孕症 #曾啟瑞

台灣每年2千試管嬰兒出生 --來自中國大陸新聞報導

台灣每年2千試管嬰兒出生

2010-02-23 13: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3日電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首例試管嬰兒張同學已二十六歲,目前台灣一年約有兩千名試管嬰兒出生,醫師表示,試管嬰兒先天異常機率和正常懷孕出生者差不多。

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信孚說,試管嬰兒體重輕,主要是早產造成,因為母親常懷多胞胎。台北醫大醫學院長曾啟瑞說,“健康局”規定試管嬰兒胚胎植入一次不得超過四個,通常植入一個就好,以避免早產;但三十五歲至四十歲,可考慮植入二到三個,四十歲以後植入四個。

陳信孚表示,試管嬰兒單胞胎,大多在懷孕三十九周至四十周生產,若懷雙胞胎,母親常三十六至三十七周就生了,嬰兒自然體重輕些,不建議三胞胎,甚至有需要時還得做減胎手術。

當年創造榮總第一個試管嬰兒、現在已擔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長的 曾啟瑞 教授說,研究報告顯示,自然產孕婦生下先天性異常的比率,約百分之二至二點五,試管嬰兒也差不多。

至於試管嬰兒是否易出現神經缺陷,醫師武國璋說:“應該跟人種有關!”他表示,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的試管嬰兒較易有神經缺陷。陳信孚指出,如果女性擔心試管嬰兒健康問題,可透過超音波或染色體的產檢了解。

台灣首例試管嬰兒張同學,一九八五年在台北榮總出生由當年榮總團隊曾啟瑞、張昇平、陳樹基、趙湘台合作完成,張同學現已大學畢業,多年來備受媒體注意,但媽媽張淑惠儘量不讓兒子遭打擾,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回饋社會,多年前她受訪時說:“等我兒子結婚,一定和大家見面!”

現在就讀初中一年級的簡同學,和兩個弟弟是三胞胎試管嬰兒。簡同學說,媽媽在他們小學時,告訴他們是“你們是試管做出來的異卵兄弟”,沒有交代兒子不可對外透露,一切平常心。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0.02.23 05:38 am

 

台灣首例試管嬰兒張同學已廿六歲,目前一年約有兩千名試管嬰兒出生,醫師表示,試管嬰兒先天異常機率和正常懷孕出生者差不多。

試管嬰兒體重輕,主要是早產造成,因為母親常懷多胞胎。台北醫大醫學院長曾啟瑞說,國民健康局規定試管嬰兒胚胎植入一次不得超過四個,通常植入一個就好,以避免早產;但卅五歲至四十歲,可考慮植入二到三個,四十歲以後植入四個。

台大醫師陳信孚表示,試管嬰兒單胞胎,大多在懷孕卅九周至四十周生產,若懷雙胞胎,母親常卅六至卅七周就生了,嬰兒自然體重輕些,不建議三胞胎,甚至有需要時還得做減胎手術。

曾啟瑞說,國外研究報告,自然產孕婦生下先天性異常的比率,約百分之二至二點五,試管嬰兒也差不多。

至於試管嬰兒是否易出現神經缺陷,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任武國璋說:「應該跟人種有關!」他表示,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的試管嬰兒較易有神經缺陷。陳信孚指出,如果女性擔心試管嬰兒健康問題,可透過超音波或染色體的產檢瞭解。

台灣首例試管嬰兒張同學,七十四年在台北榮總出生,現已大學畢業,張同學多年來備受媒體注意,但張同學媽媽張淑惠盡量不讓兒子遭打擾,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回饋社會,多年前她受訪時說:「等我兒子結婚,一定和大家見面!」

現在就讀建國中學一年級的簡同學,和兩個弟弟是三胞胎試管嬰兒。簡同學說,媽媽在他們小學時,告訴他們是「你們是試管做出來的異卵兄弟」,沒有交代兒子不可對外透露,一切平常心。

曾啟瑞 Chii-Ruey Tzeng, MD., 試管嬰兒之父.

曾啟瑞 醫師

Chii-Ruey Tzeng,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醫療新知類別: # 醫學新知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