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病人上陣 101年起考驗準醫生
更新日期:2010/10/08 04:11
〔記者洪素卿、魏怡嘉、林曉雲、楊久瑩/綜合報導〕現代醫師光有知識還不夠,很多時候溝通不良才是糾紛起因!教育部、醫學教育學會與各醫學院日前達成共識,民國一○一年七月之後的應屆畢業生,除了筆試,還得通過「標準化病人」這一關,才有資格考照。
「醫師,請問我還能活多久?」診療室裡,負責扮演愛滋感染者的中年男性,擔憂地問著眼前的醫學生,「能不能不告訴太太?」擔任考官的兩名教授則在另一個房間,從螢光幕觀看準醫師的表現,為他打分數。
這種使用模擬情境,配合訓練有素的標準化病人或是模具,測試學生臨床技能的「OSCE(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在國外行之有年。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醫師國家考試只有筆試,無法測出醫師的邏輯及思考模式,自去年起,衛生署即已補助十二家醫學中心建置發展OSCE,預作準備。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衛生署認為要加強醫學生的臨床實務能力,因此和考選部研議,在醫師國考第二試之前,增加必須取得「臨床測驗資格」的條件。教育部尊重大學自行決定。
考選部主秘林光基則表示,一○一年七月起所有參加醫師第二試者,都必須領有臨床技能測驗的合格證明才能應試,規定不溯及既往。
臨床測試 國際間已成趨勢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長曾啟瑞指出,該測驗在國際間已成趨勢,所以順利達成把臨床測驗通過與否當作畢業資格的共識。
長庚醫院副院長李石增指出,透過這項臨床測試,則能檢視醫學生與病患溝通技巧、問診、觸診、身體評估等臨床能力。
預計明年四月先舉行聯合模擬考試,考場內會以門診、急診、病房、值班時,可能遇到的重要情境為範本,規劃出檢測各種能力的測驗站。
考官可能在一旁觀看評分,或是在監控室透過畫面觀看,還會同步錄影,以備考生查問參考。
為了推出標準化病人考試,教授級醫生們還得身兼劇作家,劇本從場景、患者臉色、口氣,社會背景資料,現在的症狀、病史,到以前有什麼問題,家人有哪些問題等,都得一一交代清楚,還要讓「職業」病人準確無誤地表演出來。
長庚教授們已參酌國內外資料和臨床經驗,編寫「OSCE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專書,讓學生及評分老師有參考準則。學生盼 新制應有緩衝時間不過甫畢業的國防醫學系張廷碩表示,現在已有實習制度,如果實習時好好把關,就能使準醫生獲得扎實的實務訓練,比所謂的臨床測驗效果更好。
台大醫學系大四學生魏鈺潔則表示,加考臨床測驗的影響並不大,只是希望政府決定新制度時,要有足夠的緩衝時間,且善盡提醒學生的責任,而非一紙命令就推動實施,對學生權益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