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指出,女性在生育年齡期間,有75%經歷過陰道炎搔癢、刺痛、分泌物增加不適等困擾[1],陰道炎分為細菌性陰道炎與黴菌性陰道炎,前者為厭氧菌過度生長,後者則是白色念珠菌引起。臨床上通常以抗生素、抗黴菌藥物治療,一般在使用藥物後3~7天治癒率可達到九成,但仍有50%的女性在六個月後有復發的機率,其中80%重複性感染為同一菌株引起[2]。主要發炎的原因與人體免疫力條件無法抵抗致病株有關,且長期使用抗生素與抗黴菌藥物會產生抗藥性[3]。反覆性的感染不只影響生活品質與親密關係,私密處的菌相平衡與盆腔炎、成功受孕、妊娠結果以及胎兒免疫健康,也有高度關聯性。
抵禦陰道發炎 補充益生菌維持菌叢生態
健康的陰道生態中,乳酸桿菌是陰道菌群中的「益生菌」,使用方式以口服與陰道塞劑為主,雖然口服益生菌需要經過腸胃道,透過結腸、肛門移轉至陰道,抵達陰道的菌數百分比相對較少,但補充方便、容易執行,藉由口服補充乳酸桿菌,維持陰道菌叢有三大優勢[4]。
優勢一、阻斷源頭
細菌及黴菌通常經由腸胃道移轉至陰道,藉由口服補充私密優勢乳酸桿菌,增加好菌在腸道中的營養競爭,從源頭減少壞菌轉移至陰道[5]。
優勢二、抑制滋生
乳酸桿菌產生的乳酸可以讓陰道的環境維持在pH 5以下,同時製造過氧化氫,抑止細菌及黴菌的滋生[5]。
優勢三、防止附著
乳酸桿菌能和陰道上皮細胞受體結合,防止細菌及黴菌附著[5]。
補充女性私密處益生菌五大時機
一、生理期前10天
月經來潮前十天,女性荷爾蒙濃度較高,易感染黴菌性陰道炎,研究指出,適當補充益生菌,可維持私密菌相平衡[6]。
二、備孕期間
不論是自然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胚胎移植時,平常維持好的私密處菌相平衡,可增進著床率與活產率[7][8]。
三、懷孕期間
懷孕時孕婦的免疫系統會自然削弱,為避免私密處感染,陰道需維持健康環境,減少菌血症、腎盂腎炎、子宮內膜發炎,甚至導致早產、增加新生兒暴露在受感染的風險機率[9]。
四、生產後
產婦生完後,陰道會開始分泌「惡露」,約持續5~6週,產後傷口照護、衛生清潔相當重要,私密處若維持在弱酸性環境,可減少感染陰道炎的風險。
五、更年期
更年期後卵巢功能衰退,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使得陰道的黏膜變薄、分泌物減少、外陰和陰道萎縮乾燥,維持體內菌叢平衡格外重要[10]。
飲食「三多一少」呵護妹妹 遠離私密處困擾
除了補充益生菌,營養師葉庭彣也分享「三多一少飲食技巧」,保護女性私密處!「多喝水」才能產生足夠尿液,每次排尿清除代謝廢物外,也能沖洗掉尿路上的壞菌,建議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30~40c.c.的白開水(舉例:50公斤,則每天攝取1500~2000c.c.的白開水),「多元蔬果」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以及植化素,有助於腸道保健、維持免疫、抗氧化;建議每天攝取至少3蔬2果,且每份至少一個拳頭大,品項選擇上也盡量多變化。「多益生質食物」也能幫助好菌生長,形成優勢菌種,例如大蒜、牛蒡、蘆筍、小麥、洋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少精緻甜食」減少黴菌孳生,手搖飲、肉桂捲、檸檬塔、巴斯克蛋糕等精緻糖吃太多,不只讓腰內肉、掰掰袖失控,起伏的血糖會讓嗜甜的白色念珠菌(陰道常見壞菌)養的白白胖胖的,因此攝取精緻甜食份量須特別留意!
最後,營養師葉庭彣提醒,透過日常飲食及生活作息可維持陰道的健康環境,同時定期接受專業醫師安排的婦科檢查(婦科超音波、子宮頸抹片、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檢查等),如果想額外補充私密處益生菌保健食品,可先諮詢專業醫生及營養師,依照個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攝取建議量。
延伸閱讀>>私密處居然有菌?營養師:三種錯誤保養 讓妹妹「癢在心裡口難開」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