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殖百科

BLOG

一、子宮內膜異位常出現的臨床症狀及併發症如下

(一)經痛

子宮內膜最常沉積於子宮直腸凹陷卵巢、子宮背面與大腸表面等處,平常沒症狀,月經來潮時子宮充血、白 血球聚集加上子宮腔內回流的血液,形成極度刺激的狀態。會造成下墜感、腰酸背痛、腹瀉、暈 眩、劇烈的生理痛、及休克等各種症狀。

許多女性從年輕時便開始有症狀,最常見的時期在25歲到45歲,生殖週期最旺盛的時段,在這時期,大約1/3到1/2的生育女性,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反之,並非所有內膜異位的女性都會經痛。

(二)不孕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約有30%-50%的比例會不孕,造成不孕的原因目前仍未有結論;但是許多的患者,進行腹腔鏡檢查時,輸卵管都是通暢的,而且大多數也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的侵蝕,但這些病患,經治療後許多人都可自然受孕。很明顯地,縱使是很小的子宮內膜異位點,沉澱在離輸卵管很遠的位置,也會造成不孕的後果。

(三)性交疼痛

約有25%-40%比例會發生,而且有可能會造成性交後的點狀出血。在性行為中,若採男性上位的姿勢,在陰莖抽送時,會使得子宮在骨盆腔裡輕微的移動;但是,如果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的沾黏,使子宮的位置固定住了,那麼即使是單純的插入也會非常不舒服。在月經來潮時,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腫脹、流血,性交疼痛會加劇;此時如果採取女性上位的話,疼痛會減少;因為由女性採取主動,可避免陰莖過度的插入,而傷害到附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區域。

(四)月經來之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

約10%-20%因荷爾蒙不平衡,子宮肌腺症病灶內的腺體增生,會導致子宮收縮不良及異常的出血。

(五)手術疤痕組織週期性疼痛

(六)週期性咳血或流鼻血

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侵犯到肺臟或鼻腔粘膜。

除了上述症狀,可能還會出現血尿、解尿疼痛、排便疼痛等非特異性症狀。

 

二、子宮內膜的診斷依據

子宮內膜有好幾種檢查方法,條列如下:

(一)觸診

直腸、陰道內診時,會有子宮薦骨韌帶結節、子宮直腸凹陷窩壓痛之情形,或腹部觸診時,單側或雙側卵巢腫塊固定不動。

(二)抽血檢查

檢驗血中CA-125的數值,CA-125的抗原存在於體內的器官組織中,平常這些抗原,不會釋放到血液中,直到組織受損或有異常的增生時,血液中的CA-125便會增加。

一般CA-125正常值定位在35u/ml以下,若超過35u/ml便要考慮以下各種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沾黏、子宮肌腺症、卵巢癌。它雖然不能作為一種非常專一有效的疾病篩檢方法,一 但發現異常,仍不失為一種治療指標,如果CA-125下降表示治療效果不錯,如果CA-125持續上昇 可能需要改變治療方針。

(三)腹腔鏡檢查

這是唯一能確定診斷的檢查。

(四)超音波檢查

可以找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的位置及子宮肌腺症的病灶。

dreamstime_xxl_52143396.jpg

 

三、子宮內膜異位的分級

依照目前美國生殖醫學會,分為輕微、輕度、中度、重度。

分級 輕微 輕度 中度 重度
影像
點數 1-5點 6-15點 16-40點 41點以上
部位 表淺的在腹腔、骨盆腔 或深或淺的附著於腹腔、骨 盆腔、兩側卵巢、子宮直腸凹陷處 深度的附著在腹腔、骨盆腔 、兩側卵巢、子宮直腸凹陷處並有沾黏現象 卵巢深部的內膜異位瘤、重度沾黏、子宮直腸凹陷處完全阻塞或卵巢的沾黏
自然懷孕機率 不變,與常人相同 70% 40%-50% <30%但經過治療可提升至40%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

參考資料

(更多內容請見下一章)

王瑞生 Ruey-Sheng Wang, MD, PhD., 副院長.

王瑞生 醫師

Ruey-Sheng Wang, MD, Ph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副院長

教育部部定講師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暨生殖醫學中心資深主治醫師

醫療新知類別: # 子宮內膜異位症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