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成功分享

success-cases-feed-back

允許自己脆弱,才是堅強的開始。

允許自己脆弱,才是堅強的開始。
「允許自己脆弱,才是堅強的開始。」
曾以為年輕、不到30歲,沒想到卻擁有 #卵巢早衰 徵狀
更經歷了兩次最痛的別離,最後選擇了TFC,作為重新出發的起點
「要相信自己的胚胎,對它有信心!它會選擇妳,就一定會過來找你」
求孕的過程中、儘管漫長且是一條荊棘路,最後終將迎向曙光。

//未滿30歲,卻經歷了兩次最痛的別離
兩年前-我27歲,正值甜蜜的新婚期,發現自己懷孕了。
「要當媽媽了!」和先生既開心又緊張、也陸續開始為新生兒的到來做準備,但沒想到在六週時,由於胚胎不健全的因素、導致沒有心跳,這是我的第一次流產。

第一次的流產,儘管打擊很大,在親朋好友的安慰下,花了足足一年調養身體,這段期間內也嘗試了不少功課,但肚皮還是沒有動靜。
「不如我們去看個醫生?了解一下身體狀況。」原先自己想嘗試自然懷孕,但在先生的提議下,一同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先生的部分沒有問題,唯獨自己有卵巢早衰的症狀,AMH指數僅有0.98。

當時想說年紀尚輕、未滿30歲,在醫師的建議下直接做了試管嬰兒,很幸運地、一次就成功雙胞胎!但沒想到,在六週的時候,只有一個寶寶有照到心跳,接著八週回診時,另一個寶寶也沒了,這是我的第二次流產。

在兩次流產的打擊下,一方面覺得備孕的太緊湊,另一方面又想趁著年輕,再給自己多一點機會。在機緣下工作停擺、壓力減輕許多,與先生討論後,決定離開醫院、換一個全新環境,重新試試看。

//選擇TFC,作為重新出發的起點
我會離開大醫院,除了距離較遠、動線較亂之外,等候時間太長也讓自己身心俱疲。每次回診,要花費兩個半小時的路程,加上醫生看診人數較多,光是門診就要等待四至五個小時,好不容易看到醫師了,由於醫生過於忙碌,看診時間也幾乎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鐘就結束,也不好意思問太多問題,幾乎每次回診、一整天就沒了。

第一次和先生前往TFC時,很訝異環境的舒適,加上諮詢流程、動線規劃清楚,不需要像大醫院看診東奔西跑,自己可以很明白流程、以及該做什麼,也減少了緊張的機會,第一次看診,我是找 #何彦秉 醫師看診。
由於本身是比較容易緊張的個性,第一次門診時、我花了足足一個半小時,把過去流產的經歷、以及目前看診的疑問一一述說出來,而何醫師也相當有耐心地聆聽,讓我安心了不少,而先生也很喜歡何醫師,也許、這就是緣分。
也讓我們當場下定了決心:要找何醫師試試看!

//找出問題,正面迎擊
在何醫師的努力下,發現了「問題點」。
雖然檢查顯示,雙方都是正常無虞,但偏偏雙方胚胎結合時,基因會有些問題。在何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也就是PGS。
PGS一共送了五顆卵子,只有一顆完全正常,其中兩顆是鑲嵌型胚胎(鑲嵌型胚胎,是指同一個囊胚中,同時有染色體異常與正常的細胞組合而成。),雖然是正常胚胎、但等級不算是很好,因為是第六天的胚胎,也讓我心裡有個底。

//沒關係,我們一起試試看
第二次試管植入了鑲嵌型胚胎,其實自己當時非常擔心,覺得是一場賭注。
但何醫師為了弭平我的不安,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說明、給了很多信心,而自己也考慮了很久,最後決定植入,給寶寶一個機會,很順利地懷孕了。

在懷孕過程中,由於自己謹慎的個性,孕期所有能做的產檢全部都做了,儘管NIPT的結果正常,但心裡還是有點緊張,再去做了羊膜穿刺、高層次檢查,報告顯示一切沒問題,也讓心裡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了。寶寶也順利在今年六月平安誕生,帶給家裡不少歡笑。

//不是放棄,是調整心態
在兩年多的求孕過程中,其實到某個時間點、心態會有些扭曲。
當知道親朋好友懷孕時,儘管是喜事,但內心仍有個小小的聲音認為:為什麼他們可以懷孕、而自己無法成功懷孕。隨著時間過去、卻仍然沒有好消息時,壓力會越來越大。

在先生的陪伴、默默支持下,我堅持了下來,也對求孕這件事情看開了,覺得有懷孕就有、沒有就算了,畢竟日子還是要過。也許是因為轉念,心情放鬆了許多,就成功了。

我覺得:「要相信自己的胚胎,對它有信心!它會選擇妳,就一定會過來找你」
求孕的過程中、儘管漫長且是一條荊棘路,但走過了,就是自己的了,也祝各位求孕的媽媽們好孕連連、大家加油!

#本文章為真實訪問,並同意露出自身故事鼓勵大家。

成功案例小檔案:
年齡:32歲
AMH:0.98
FSH:10.42
其他:

何彦秉 Jason Yen-Ping Ho, MD., 副院長.

何彦秉 醫師

Jason Yen-Ping Ho,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副院長

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前台中榮總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婦產部生殖免疫實驗室研究學者